查看: 29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不足200人 [复制链接]

Rank: 2

积分
83
帖子
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1:08: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历史证人的脚印”的铜版路上,矗立着两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铜像雕塑,一位是倪翠萍,一位是彭玉珍。

2004年12月16日,彭玉珍去世,1日,倪翠萍老人又因帕金森病医治无效,于下午1:30在位于长江北岸桥北新村的家中去世,享年85周岁。倪翠萍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一位,为宣传南京大屠杀历史做了很大的贡献。

先后赴美国日本参加证言集会

倪翠萍于1926年10月22日出生在南京朝天宫黄泥巷。1937年底,她跟随家人搬到南京城西郊江东门与上新河之间的积余村避难。1937年12月13日上午11点左右,她父亲倪恩金准备到河边洗菜,被3个日本兵连开三枪打死了。她母亲听到枪声跑出来,也被日军一枪打死。11岁的倪翠萍从棚子里跑出来,还未喊出声,左肩膀便中了一枪,骨头被打断,倒在地上疼得直打滚。

成了孤儿的倪翠萍,失去生活依靠,被其舅父收养。由于当时生活贫困,无钱医治,她的舅母用手将子弹头抠了出来,伤口因此严重感染,长时间流血流脓,头发与脓血粘结在一起,生了蛆虫。三年后,才基本愈合。但是,肩部留下了较大的伤疤,有个深度大约2厘米的凹陷,每到阴雨天,仍隐隐作痛。

此外,还留下终身难以治愈的后遗症左手上举不能超过头部,一辈子吃饭都是问题。

作为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之一,倪翠萍不仅在国内为青年人和来访的国外友人讲述当年一家七口受害的历史,还先后2次赴日本(1996年、2003年)、1次赴美国(2001年)参加证言集会,以切身的经历,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危害,呼吁珍惜世界和平。她生前曾经说过:“这段历史在我们身上可以看到,我们会让下一代的人知道。我要讲出来,让我家子子孙孙都晓得,让日本人知道,我要做历史的见证人。”这是老人生前的承诺。

第一个提供大屠杀遇难者遗像

老人走了,但是江东门纪念馆“历史证人的脚印”铜版路上的铜像雕塑却一直会矗立着:与真人一比一的比例,在那里,倪翠萍指着左肩上的枪伤控诉侵华日军的暴行,向每一位来馆的海内外观众无言地讲述着自己受害的经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研究员表示,倪翠萍老人是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中非常典型和重要的一位,不仅曾跟随他前往日本、美国参加证言集会,还是第一个提供大屠杀遇难者遗像的人。“那年我们一起从美国回来,在飞机上坐了17个小时,我们俩聊得比较多,当时就问她‘有没有父母的照片?’没想到,老人说,‘有啊,我家镜柜后面就有。’第二天,老人就把她父母的小照片送到了纪念馆,后来纪念馆开始正式征集大屠杀遇难者遗像,倪翠萍老人的父亲倪恩金成为第一个,现在他的照片就在我们展厅的序厅里循环放……一个戴瓜皮帽的。”

幸存者不足200人,将加大援助力度

“前年400多位,去年300位不到,现在200位都不到。”昨天,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告诉记者,在世的大屠杀幸存者数量一年比一年少,据透露,政府部门已经加大了对这批幸存者的援助力度。

1987年的时候,南京初次统计大屠杀幸存者数量,当时认定的大屠杀幸存者达到了1756人。此后的几十年里,陆续又新认定了一批。不过,相比新发现的幸存者数量,每年过世的更多。朱成山表示,登记在册的大屠杀幸存者数量,最近几年减少得最为明显。据介绍,目前在世的不足200位幸存者中,大多数年龄都已经80多岁,最大的已经90多岁。

“幸存者是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证人,他们的口述史是第一手资料,是对企图歪曲历史的日本右翼分子最好的回击。”朱成山告诉记者,南京近来又一次加大了对大屠杀幸存者的援助力度。据透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对幸存者的医疗费报销,从此前的20%,上升到前几年的50%,现在已上升到了80%;南京民政局对老人们每年的补贴,也从此前的500元上升到1000元。记者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协会成立于2004年8月14日,成立7年来先后为1766人次的幸存者提供援助近100万元。其中,为1496人次的幸存者报销医药费约79万元,为270人次的幸存者发放生活补贴22万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积分
24
帖子
14
沙发
发表于 2012-3-4 17:25:16 |只看该作者
这200人告诉人们事实,日本人曾经是怎么对待中国人的
htt://www.hxnct.net   企鹅号1163633476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广告合作 - 使用条款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妈妈网 - 妈妈论坛 - 妈妈说 - 儿歌 - 动画片
© 2007-2012 MAMACN.COM 南京妈妈网版权所有 技术Discuz! 粤ICP备08026690号
回顶部